74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了!

2019-08-15 09:44 来源:新华社

5d5495956227682f87008228_1024.jpg

▲图为当年延安人民召开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群众大会的情景。新华社发

74年前的今天是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也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

永远铭记的日子

1945年8月15日日本电台播出了裕仁天皇宣读的《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1 (1).jpg

那一刻

中华儿女奔走相告

尽情欢呼

1 (2).jpg

74年前的今天

中国几乎所有报纸头版

都用醒目的大字刊出

“日本投降”

1 (3).jpg

烽火岁月山河飘摇

苍生蒙难家国难安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

伟大的中华民族作出巨大牺牲

四万万人团结一心

14年抵抗侵略不屈不挠

6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

3500万以上同胞伤亡

……

1 (4).jpg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这是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军的进攻。 新华社发

1

小个子,大英雄

2019年8月1日凌晨4点

一位95岁的老兵

特意穿上当年的老式军装

静静地等在故宫午门外

观看升旗仪式

当国旗护卫队从身边列队经过时

他庄严地抬手敬礼

随后步履蹒跚地跟着队列前行

1 (5).jpg

他叫李安甫

是当年冀鲁边区赫赫有名的

“小个子大英雄”

13岁那年

李安甫参军投身抗战

成为一名“小八路”

1 (6).jpg

资料照片:李安甫(左一)

在一次战斗中

李安甫自告奋勇

执行爆破任务

在炸毁敌人碉堡时

他失去了右眼,右耳失聪

脑垂体受损

身高永远停留在1.2米左右

别看个子小

他打起仗来

可一点不怕死

人称“小野马”

哪里打得激烈哪里就有他

他枪法很准、屡立战功

经常执行重要刺杀任务

是威震敌胆的武工队员

日军驻乐陵第一任宪兵队长茨谷五雄

第三任宪兵队长小野田守

教官川岛谷川等

都毙命于其枪下

1 (7).jpg

据李安甫回忆

川岛谷川的训练方式极为残忍

经常抓来平民百姓

做日军训练的人体“活靶子”

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一天清晨

李安甫扮成小学生

假装偶遇川岛谷川

待川岛谷川走到身后几米远

李安甫立即转身

朝他背后连开两枪将其击毙

在撤离时险些被日军抓获

1 (8).jpg

个子虽小

顶天立地

天安门前

老人在旗杆前

久久不愿离去

官兵们特意为老人展开了一面

曾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国旗

让老人近距离地触摸一下

在他眼里

国旗浸透着战友和亲人的鲜血

他缓缓捧起国旗

深情地吻了上去

1 (9).jpg

这一幕

让无数人红了眼眶

一寸山河一寸血啊

他的战友、他的兄弟

他的老师、他的同学

他的嫂子……

都为了胜利的那一天

付出了生命

1 (10).jpg

2

他如同一朵昙花

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

那年

为躲避日寇追杀

张大飞入关北平

与齐邦媛结缘

两人初识在1936年

他18岁,她12岁

1 (11).jpg

1942年

张大飞加入飞虎队

搏击长空、屡立战功

他在云端身经百战

她在学校埋首读书

他们诚挚、纯洁地分享成长

偶尔见面也是只谈

飞行所见、散文诗词

1 (12).jpg

1943年4月的一天

一个初中女孩跑来告诉齐邦媛

说有人在操场上等她

“邦媛,你怎么一年就长这么大

这么好看了呢?”

她已经19岁了

这是第一次听到他的赞美

那种心情难以忘记

原来

张大飞的部队在重庆换机

赶来看她一眼

她送他往出走

骤雨突然落下

……

此生

他们再未相见

1 (13).jpg

资料图片:张大飞戎装照

1945年5月

张大飞在豫南会战时掩护友机

壮烈殉国

年仅26岁

战死前

他留下一封绝笔信

也是给齐邦媛的爱情诀别书:

以我这必死之身

怎能说“我爱你”呢?

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这是一位26岁年轻人的

爱情宣言

1 (14).jpg

半个世纪后

1999年5月

齐邦媛来到紫金山里的

航空烈士公墓祭奠

墓碑上刻着:

张大飞,上尉,辽宁营口人

抗日战争期间

中国空军共出动飞机21597次

牺牲6164人

多少默默燃烧的爱情火焰啊

多少消失在长空的年轻人啊

只为胜利的那一天

1 (15).jpg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石碑上刻有张大飞的名字。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70多年前平山县南滚龙沟村

是《晋察冀日报》所在地

日军多次来烧杀抢掠

全村400多人中有43人被杀

1941年秋

13岁的儿童团团长闫福华(小名二小)

为掩护军民与敌人周旋

机智地领着鬼子

慢慢地转了好几个小时

最后牺牲在山崖

1 (16).jpg

《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曲登在1942年元旦出版的

《晋察冀日报》上

歌中唱的王二小就是闫福华的形象

如今

村边还有二小的纪念碑和塑像

1 (17).jpg

左权(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抗战中英勇突围头部中弹牺牲的

左权将军

宁死不投降的东北抗日联军

第一军总司令杨靖宇

身负重伤坚持指挥战斗

牺牲后日本军人都向其脱帽致敬的

张自忠将军

打完最后一粒子弹壮烈跳崖的

狼牙山五壮士

……

1 (18).jpg

74年过去了

山河重振

盛世繁华

若他们在天有灵

定会倍感欣慰

74年岁月弹指而过

如今

中国已不再任人欺凌

沉睡的雄狮已然觉醒

1 (19).jpg

2005年,时年91岁的日本侵华老兵本多立太郎双膝跪在卢沟桥上,为自己在侵华战争中的罪行谢罪。

74年

中国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1 (20).jpg

不变的是

人民对和平的珍爱

因为我们知道

这一切来之不易

74年

沧海桑田

岁月变迁

但历史永远不能忘却

微信图片_20190815094955.png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