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1 10:08 来源:大河网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晓波文图
“奶奶,您有啥愿望吗?”“没啥愿望,就是想让郭书记多回来看看村子的变化。”
7月初,洛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栾川县庙子镇杨树底村,在与村民聊天中,发现很多村民都很惦记郭书记。
郭书记叫郭天顺,是洛阳师范学院党委统战部部长,2015年9月,受省委组织部指派,代表学校到杨树底村担任村第一书记。杨树底村位于栾川县城30公里外的东北部山区,虽临近洛栾快速公路,交通便利,但发展却落在后面,村子基础差、底子薄,没有产业支撑。
刚到杨树底村,郭天顺就开始入户调研。他说,村里人不是不想致富,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子,以前发展过板栗、沙梨种植以及牛羊养殖项目,但都没成功。
郭天顺说,村子自然环境好,有小溪、有竹林,森林面积近4000亩,空气清新。站在山腰上能看到老君山。村子里还流传着刘秀的故事,可以用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遭到一些村民反对。“我们村祖祖辈辈都没搞过旅游,这地方不适合。”
“新鲜事物出现都有一个认识和接受过程。”郭天顺说,为转变村干部和村民思想,他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到村里实地调研,并向学校党委汇报,一批专家都认可旅游兴村的想法,村班子成员和村民渐渐从怀疑到支持。
昔日的荒山也被郭天顺赋予了新的名字:望君山,意为遥望老君山。杨树底村望君山乡村旅游正式立项后,被栾川县确定为乡村旅游开发试点村,投资800余万元,进行旅游设施建设。
同年10月,开始接待游客,9户群众开办了农家乐,当年乡村旅游收入3万余元,实现了该村历史上旅游收入零的突破。目前,杨树底村已被国家确定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精准脱贫、发展集体经济、用旅游带动可持续发展,是郭天顺来到村里后带领村党支部班子成员一起,经过考察并提出和实施建设的三个产业方向及发展平台。
两年半的驻村工作结束,如同出发前,郭天顺给自己定下目标,帮助村子脱贫,与老百姓心贴心,找到能够长远发展的路子,这些都得以实现,杨树底村也发生质的变化。
如今,再回想起驻村的初衷。郭天顺说,缘于2015年的一次音乐电视作品的拍摄。彼时,他担任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受老音乐家严阿品先生的委托,由他担任主创并演唱原创歌曲《我从黄土地走来》。
当时按照学校党委培养应用型人才工作要求,他带领师生到黄河壶口、梁家河村,最后到达革命圣地延安,用学院有限的人员和设备,最终创作出了《我从黄土地走来》的音乐电视作品,向国庆献礼,表达师生对祖国的祝福。
这次拍摄经历,对郭天顺触动很大,尤其是到达梁家河村后。他说,习总书记曾在这里扎根7年,当时梁家河条件艰苦,环境恶劣,面对贫困落后的现实没有退缩,而是在艰苦环境中锤炼自己的人生,与老百姓心贴心共同奋斗,使梁家河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回到洛阳后,郭天顺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更贴近老百姓的岗位上感悟和学习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刚启动,他主动请缨要求下到基层去锤炼,这才有了在杨树底村驻村的这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