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一68岁老人上消化道大出血险丧命

2019-06-14 15:51 来源:天中晚报

天中晚报客户端讯 见习记者 肖婷婷 通讯员 陈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不规律的一日三餐、作息时间以及过度劳累透支健康,正在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埋下不小的“炸弹”。今年六十八岁的曹先生,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作息时间混乱,导致消化道大出血,险些丢掉性命。

微信图片_20190614155012.jpg

近日,家住确山县的曹先生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数次,颜色为柏油样,同时伴有精神差、乏力、心慌等症状。家人连忙送他到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值班医生接诊后十分重视,立即进行胃镜检查,显示其胃十二十肠底部溃疡、胃右动脉破裂出血,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当时情况很危急,但家属认为患者年事已高,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医生胡景岚考虑到普通外科手术,要进行为胃局部切除且患处在十二指球囊后,很可能伤及其他器官。胡景岚立即向科室主任唐建荣汇报,并邀请胃肠外科、消化内镜中心、消化内科、麻醉科、外周介入科等专家进行会诊,共同讨论治疗方案……

微信图片_20190614155016.jpg

“当时病人已经出现呕血症状了,大概呕出了近500毫升的鲜血,血压也降到极低,情况十分危急。”胡景岚说。就在分析患者病情时,曹先生出现呕血症状,医护人员马上帮他清除了口鼻腔的血迹及呕吐物,防止窒息。

此时,外周介入科副主任医师余辉与家属简要沟通征求同意后,立即将曹先生转至医院的外周介入科,准备为曹先生进行十二指肠动脉、胃右动脉超选造影 栓塞术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如处理不及时,将危及生命”余辉介绍说,“外周介入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影像诊断学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学科,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治疗。它不同于内科的“吃药打针”,也不同于传统外科的“开刀手术”,而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精密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体外操作、体内治疗”的临床应用学科。此类手术属于微创技术,创口小、恢复快,对身体的干扰不大,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正常器官,且患者心理压力也会小很多。”

微信图片_20190614155018.jpg

短短30分钟,穿刺、插管、找出血点、止血……这一场“十二指肠动脉、胃右动脉超选造影 栓塞术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完成!

复查造影:无再出血征象,手术成功。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病人转危为安。

经过1天有效的输血补液,曹先生血压稳定,现已康复出院。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