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11:06 来源:人民日报
从今年5月1日起,公安和保险部门联手将在上海推行机动车交强险免粘贴、免提供、免携带“三免”政策。在上海通行的车辆,交强险后不用在挡风玻璃上粘贴标志,办理上牌、验车等业务时不用再提供纸质交强险保单。
一直以来,广大车主在缴纳车辆保险后,都必须将标志粘贴在挡风玻璃上,否则被交警查到会被扣分罚款。出台这一规定的初衷,是为了确保交强险落到实处,但在客观上也给车主们带来不便,比如,影响车辆美观,同时,多少也会影响到驾驶员的视野。事实上,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交警部门完全可以通过联网来查询车辆保险信息,比如,用执法设备识别车辆牌照,要查的所有信息便都一目了然。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教授王安忆建议取消强制性粘贴保险标志,赢得了广大网民的共鸣。如今,上海交警部门正式宣布,从5月1日起取消机动车强制粘贴交强险纸质标志,此举无疑是高效正面地顺应了民意,值得点赞。
不过,上海并非第一个吃螃蟹者。早在2016年底,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机动车交强险电子保单试点,车主无需再将交强险标志贴在挡风玻璃上。试点电子保单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在实践中也遭遇了一些尴尬。比如,北京的车主驾车到外地时,一些地方交警并不认可电子保单,依然会按照不粘贴标志行为,给予罚款扣分。根据北京保险行业的统计,截至2017年8月30日,有34位北京车主因未放置或粘贴旧式的纸质交强险标志,而被外地交警查处。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此次上海交警部门负责人就特意提醒:如果上海车辆去外地,建议驾驶员随车携带交强险标志。毫无疑问,各地政策不一,会大大影响政策的善意。所以,要想真正方便广大车主,就必须“全国一盘棋”,让电子保单在各地畅通无阻。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顶层设计。一是破除法律桎梏,由立法机构对《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修改完善。二是完善信息联网。目前,北京、上海等地保险行业和交警部门已经实现了交强险信息的互联共享,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仍有地方尚未形成此类信息共享机制。也就是说,有的地方交警无法通过内部系统查询到外地车辆交强险承保情况,令执法监督存在不便。可见,只有打通保险行业和交警部门之间的信息鸿沟,让交警可以实时查询任何车辆的保险信息,全面取消粘贴保险标志才会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