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5 09:35 来源:大河网
河南商报记者高鹏
继治理“疯狂小电电”、“中国式过马路”后,4月14日上午,郑州交警再次联合河南商报等媒体打出“组合拳”,集中整治河医周边机动三轮车、老年代步车等交通违法现象,一个小时内,就有8辆违法车辆被当场扣押。
【现场】
不守规矩的机动三轮车
一个小时查扣了8辆
14日上午9点30分,一辆无牌红色机动三轮车沿京广路由南向北行驶至建设路路口被民警查扣,驾车的中年男子提供不出驾驶证等证件。
“我从火车站到这儿,要了我20元。”车辆后座一个携带拉杆箱的年轻男子称。郑州市交警支队三大队民警郑斌当场对这辆车予以暂扣。
这边刚扣完车,另一辆机动三轮车又出现了。“我有残疾人证,都60多岁了,拦我干啥?”拉客的张老太被郑斌拦下后,急忙辩解。
看到民警,坐在车内的一对夫妻赶紧支付了15元钱离开现场,不愿多说,“我们还急着看病呢。”
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有8辆机动三轮车被交警装到拖车上拉走暂扣。对于查扣的机动三轮车,民警分别按照无证驾驶予以2000元以下罚款、按照未悬挂车牌予以200元罚款、按照闯禁行予以200元罚款。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4月份以来,交警在郑大一附院周边已依法查扣机动三轮车120余辆。
【问题】
河医立交周边
机动三轮车违法现象突出
近年来,郑州市电动、机动三轮车等小型低速车辆交通违法现象普遍,特别是非法载客、无证驾驶等问题突出,不仅带来了交通安全问题,而且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郑斌说,郑大一附院位于河医立交一层转盘,是大学路、建设路、金水路、棉纺路四条主干道的交会处,日均机动车流量5000~8000辆,周边人流量达到数万人。
针对郑大一附院周边电动、机动三轮车的危害,交警也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整治,比如采取集中行动与加强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治理。
此外,民警还对机动三轮、电瓶观光车不同的驾驶人进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对不属于残疾人的,该罚款的罚款,该拘留的坚决依法拘留;对确属残疾人的,按照一人一档的方式,将残疾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违法时间、违法情节、照片等情况登记造册,建档管理,对累计超过三次、屡教不改的残疾人驾驶员,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对话】
对于河医立交下的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现象,河南商报记者与长期参与执法的郑斌进行了对话。
河南商报记者:这样的现象出现多久了?
郑斌:我在这一路段执勤11年了,这种现象近年来越来越多。
河南商报记者:这些三轮车的驾驶员配合执法吗?
郑斌:不配合,很多驾驶员认为自己是老年人、残疾人,就不下车,把车门锁死,甚至强行闯卡,和民警打游击、捉迷藏,或者采用堵大门、上访等方式。
河南商报记者:你遇到的最极端执法案例是怎样的?
郑斌:对民警辱骂厮打,甚至三轮车上放的有汽油,一旦被我们查,直接当场烧车。
河南商报记者: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郑斌:一方面,交警部门要加大治理力度,此外,必须依靠多部门联合执法,比如从车辆的生产销售,到这些驾驶人员的就业安置,单纯依靠交警,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