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0 14:50 来源:驻马店广视网
全媒体记者 赵新春 杨晓伦 徐国军
成语独步天下意思是超群出众,无人可比,出自《后汉书·戴良传》。戴良字叔鸾,是东汉汝南郡慎阳县,今正阳县人。他的曾祖父戴遵,字子高,西汉平帝时为侍御史。王莽篡位,称病归乡里。因为他家境富裕,好给施,尚侠气,家里的食客常常有三四百人,人称“关东大豪戴子高。”
戴良非常有才能,自视甚高,同郡人谢季孝问他:“你自视天下孰可为比?”戴良就说:“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我就像孔子出生在东鲁,大禹生长在西羌,独步天下,没有人可以与我为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每遇到同为慎阳县人的黄宪却会若有所失,称“良每自以才能不减叔度,至于面料其人,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可为良之师也。”我常常自认为自己的才能不比黄宪差,但在亲自观察他之后,就发现他好像在我前面,又好像在我后面,可以做我的老师。这也是成语若有所失的由来。
戴良是东汉狂士,不拘小节,《后汉书》称他“少诞节”,不拘束于礼制和形象。他母亲爱听驴叫,为哄老母亲高兴,他常常会毫无顾忌的学驴叫。后来他的母亲死了,戴良与哥哥戴伯鸾都为母亲守孝。哥哥戴伯鸾啥都按礼数来,而戴良却又喝酒又吃肉,只有“哀至乃哭”,想到老母亲的好来就痛哭一场,也不讲什么礼数。即使是这样,因为是真伤心,他也与哥哥一样,“俱有毁容”。对此,他也有个辩解,说:礼就是要制约人情的。我这人历来重视人情,虽然你们看我吃这吃那,却不知道因为心伤,我食不甘味,味不存口,吃与不吃都是一样。所以,《后汉书》说戴良“论议尚奇,多骇流俗。”他的五个闺女个个贤惠。有人说媒,他只问对方贤能与否,根本不考虑富贵、贫贱。闺女出嫁,也只用疏裳布被、竹笥木屐作为嫁妆,不在乎乡规俗习。尽管有人对他的做派提出质疑,如卢璩《与崔元书》就说“昔戴叔鸾箕坐见边文礼,此皆衰世之慢行也。”但还是有不少人推崇他的这种行为,开启了三国、魏晋、南北朝清谈居士行事之风。葛洪《抱朴子》说世人将他与三国阮籍同列,视为“傲俗自放”典型,纷纷仿效。结果因为才学不及,搞得不伦不类。
戴良虽然才学高迈,但却始终隐居不仕。初举孝廉不就,再辟司空府弥年不到。于是,有州郡官员强迫他出仕。没有办法,戴良就带着妻儿去了州府,假装要去报道,在半途中逃往江夏山中。从此,优游不仕,直到寿终。明人高启在给《戴叔鸾入夏江山图》题诗称“归隐初辞荐辟章,西风黄叶满车箱。青牛只识山中路,不是无心向洛阳。”为戴良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