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步伐

2023-04-21 18:36 来源:大河网

河南市场监管周报记者 杨振东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2022年,全省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8件,是10年前2012年的7.2倍,年均增长20%以上。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鲜活注脚。

2022年“一规划一纲要”顺利出台

促进创造量质实现大幅提升

2022年,河南市场监管系统知识产权战线继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推动“一规划一纲要”顺利出台

《河南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十四五”规划》于2022年1月正式印发实施;《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于2022年8月31日正式印发。近年来,全省18个省辖市均建立市政府层面的知识产权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有17个省辖市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对各县区党委政府的绩效考核,有14个省辖市将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建设纳入本地党校、行政学习干部培训内容。商丘市召开高规格知识产权保护大会,市委书记、市长出席会议,高位部署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立法获批立项;《平顶山市汝瓷文化保护条例》经省人大批准通过。周口、三门峡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实现“零”的突破,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促进创造量质实现大幅提升

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专利授权量达13599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4574件,同比增长7.7%;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7164件,同比增长20.48%,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8件。全省新增注册商标28.1万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74.6万件。在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评审中,我省共有20个项目获奖,其中2个项目获金奖;完成了第三届50项省专利奖获奖项目的表彰奖励工作。深入做好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工作,全省111家企业成功入选“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84家企业成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复核。郑州、洛阳、许昌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三。南阳、信阳等地成功设立市政府专利奖,充分发挥专利奖励导向作用。

推进保护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截至2022年年底,河南共查处各类商标侵权违法案件1089件,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442件。组织开展了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牵头会同司法部门开展打击、防范、化解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各项工作,与省法院共同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与省检察院联合建立派遣助理检察官制度。信阳毛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成功获批。国家海外知识产权应对指导中心河南分中心布局设立15家企业、行业协会工作站,与新加坡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省辖市当中,安阳、洛阳、鹤壁、周口等地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与公安部门衔接机制,共同处理知识产权案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新乡市多部门联合建立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诉调对接机制,专利纠纷办案量稳居全省第一位。郑州、漯河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试点成效凸显。许昌获批建设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鹤壁市场监管局与高新技术企业签订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协议。濮阳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开展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维权保护集中教育专项行动;周口成立市场化运作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互助基金,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关注市场名录。

确保运用转化促进价值实现

2022年,河南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奖补省份,获中央财政1亿元资金支持。指导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平稳运营,截至2022年年底,基金累计完成项目股权投资8个,金额达1.65亿元。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助力中小微企业抵御疫情影响健康发展,全年全省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41.51亿元,其中专利质押融资额38.44亿元,商标质押融资额3.07亿元,惠及企业300余家。

此外,郑州成功办理全省首例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信阳成功办理全省首单地理标志保险。焦作武陟大米入选全国首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南阳在中医药知识产权运用保护方面亮点突出,为我省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考核中增光添彩。安阳设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依托商标品牌指导站在全市设立10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提高市县乡三级146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服务水平。济源成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数字确权认证中心,以济源商标品牌指导站在抖音平台开播“济源知识产权小课堂”公益栏目,首次开展线上知识产权有奖竞赛。

党的十八大以来

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成绩斐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全面启动了知识产权强省建设。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河南建设国家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后,省政府建立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力构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政策体系。此后省政府多次将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列入年度政府工作重要目标。2022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发《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知识产权保护成效大幅提高。河南持续组织开展一系列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跨部门跨地区保护协作,先后建立省内十市执法协作机制、晋冀鲁豫四省十八市跨地区协作机制和华中地区专利执法协作调度中心;牵头会同司法机关开展打击、防范、化解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相关工作,与省法院共同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与省检察院联合建立派遣助理检察官制度。建设知识产权纠纷非诉调解组织1000余个;指导5个保护中心、快维中心平稳运行,支持国家海外知识产权应对指导中心河南分中心建成17个省辖市受理处和15家企业、行业协会工作站,做好海外维权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知识产权创造数量质量迅速提升。2022年河南专利授权量达到13599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4574件,分别是2012年的5.1倍、4.6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7164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6.8件,是2012年的7.2倍,年均增长20%以上;全省新增注册商标28.1万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74.6万件,是2012年总有效商标注册量的11倍;拥有地理标志商标9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2件,驰名商标达到279件。推动设立省级专利奖,省政府出台《河南省专利奖励办法》,并连续开展了三届评审工作,对评审出的148项获奖专利项目给予了奖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知识产权有力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河南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省,获9000万元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专项支持,成功设立河南省首支规模为3亿元的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奖补省份,获中央财政1亿元资金支持。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重点推广省,2012年至2022年全省质押融资总额近200亿元。十年多来,知识产权工作有力支撑了河南创新型经济、品牌经济、区域特色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发展。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