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7 09:03 来源:人民日报
孩子中考、高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真是件大事。怎么才能帮助孩子考试更加顺利呢?
有的孩子有所谓的“考试综合症”,一到考试的时候就紧张,导致发挥失常。而这种重大的考试,哪怕平时发挥正常的孩子,也可能因为紧张出现失误。
有的家长不停的和孩子说:“不要紧张!”其实越这么说,孩子会越紧张,对缓解焦虑没有什么用处,甚至是有反作用。
首先,家长自己一定要放松下来,尽量给孩子建立一个放松的、愉快的氛围和环境。在考前的一段时间,建议不要再让孩子过于拼命的学了。把考前的调整重点,放在调整孩子的身心状态上。给孩子把脏腑能量补上,把心态调好,让孩子放松,让孩子有自信。
只要是孩子能够放松的、自信的考试,就能够考出正常的水平,甚至有可能超水平发挥。
下面从中医的角度给大家介绍几个实用的方法,帮助孩子调整好他们的身心状态:
一到考试就紧张,中医认为是肾阳不足。
临考前孩子的种种反应,其实是和他身体的脏腑能量状态有对应关系的。比如中医讲“肾主恐”,肾气不足,特别是肾阳不足,人就容易紧张、害怕。所以容易紧张的孩子,主要是肾阳不足引起的,这就需要补肾气、补肾阳。
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通过“搓腰透热法”来补充肾阳。方法是把手放在后腰区反复上下搓擦;然后把衣服撩起来露出皮肤,把手心搓的热热的,再将搓热的双手掌贴在后腰区,多放一会儿,以感受到后腰发热舒适为佳。
可以孩子自己做为主,也可以家长帮助孩子做。只要是肾阳一足,孩子紧张、惊恐、担心、不放松的情绪,自然就会缓解,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提醒一句:有紧张情绪的家长,也很有必要做一下。可以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家长和孩子同步升级,效果会更好。
考前胡思乱想、不自信,中医认为是是脾阳不足。
也有些孩子,不仅有担心、害怕的情绪,更主要的还是一种不自信,比如总感觉自己的能力不够、自己哪还没有学好、复习还差得很多,越到考试之前越容易消极的胡思乱想,不好的想法和念头全都出来了。还没考试,自己就把自己给打败了。无论别人怎么鼓励,他都认为自己不行。
这类孩子其实是脾阳不足造成的。中医讲“脾主思”,如果脾虚、脾阳不足,就会控制不住的去想种种不好的可能性,停都停不下来。
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我们帮他把脾阳补上,消极、不自信的情绪就会缓解。
给大家介绍一个振奋脾阳的方法,就是“叩打膝关节法”:双手呈拢形空掌,在膝关节的两侧反复叩打。叩完一侧膝盖,再叩另一侧。每侧叩个五分钟左右。一旦感觉消极的情绪停不下来,随时就可以做。当然,考场上就不要做了,动静太大。
考试紧张心慌,中医认为是是心阳不足。
还有的孩子,一紧张就感觉心脏砰砰直跳。这类孩子是心气偏虚,心阳不太足,所以越到考试越紧张、越心慌。
同样是紧张,怎么判断是心阳不足还是肾阳不足呢?如果一紧张就想去小便,那就是肾阳不足;一紧张就心慌、心率加快,那更多的是心阳不足。
心阳不足的孩子,对应的方法是“揉腹透热法”:双手掌重叠,用掌根在腹部划圈按揉,然后把手掌相对快速搓热,贴在肚子上,最好直接贴着皮肤,感受热量透进腹部。中医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腹部一热,腹部气机一通,人心慌、紧张的感觉也就会缓解。
再补充个更简单的小方法,就是让孩子牵拉牵拉他的小手指。小手指是心经的末梢,牵拉一下小手指,能够激活心经,帮助消除心慌、心率过快的不适反应。
考试时突然题不会做,怎么办?
我们紧张时,是不是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会做的题,考试时忽然没有思路、不会做了;或者有的内容明明背会了,考试时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这时候一定别慌张。如果原本的能力是可以做出这道题的,只是紧张的情绪让思维迟钝了,可以让孩子用手的掌指关节拍拍头顶的百会穴,也就是头顶正中略靠前一点的位置。百会集一身的阳气,拍打拍打百会,能帮助我们把自己的智慧激发出来。再静下来思考一下,原本想不出来的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是紧张得脑子一片空白,本来记得很清楚的内容,突然卡住想不起来了,此时,就拍打拍打后脑勺。这个动作可以把膀胱经和肾经的经气调动、激发补充大脑能量,帮助我们回想起记忆过的内容。
当然,如果题原本就不会做、或者这个内容看都没看过,那怎么拍打百会和后脑勺都是拍不出结果的。但如果是紧张导致的,用这个方法激发一下,孩子就有可能过了这一关。
考前、考后,要做好良性编程、良性保存。
还有三件事需要注意的:
一是在考前,可以引导孩子立下大志,比如:要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就象周总理曾立下的志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人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智慧,都是源于肾。中医说“肾神为志”,志向越大,肾气越足。所以孩子只要真切的、发自肺腑的立下这样的志向,肾神就工作了;肾神一活跃,肾气就上升;肾气一足了,大脑就灵光,学习能力、聪明才智都会提升。
立志得是正面的,是让孩子从内心生发出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家长千万别恐吓孩子:“考不上好学校看你怎么办?”那样可就不是在提升肾气,而是在消耗肾气了。
二是考试的整个过程,都要做好“良性编程”。考试前一天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很从容的走进了考场,然后坐下之后很镇定、很顺利的把考题答完了;然后很高兴的、心满意足的走出了考场。
这个过程就是“良性编程”。有这样一个编程,人就在无形中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良性程序,进到考场里边,就会按这个程序走。其实,很多优秀的运动员也都非常善于使用这个方法。
三是每天考完后,要做好“良性保存”。不要去想哪没考好、考得怎么样,不要患得患失。考完之后,就告诉自己说:“今天考得不错,特别感恩老师的教育和指导,才能够考得这么好。”不管实际考得怎么样,一定要这么想。这叫“良性保存”,其作用是让自己的系统不被不良信息干扰,为下面的考试做好良性的铺垫。
感恩的同时也可以告诉自己:“希望我明天的考试也同样顺利。”然后再做一个“良性编程”,把考试非常顺利的整体过程在心里走一遍。
每天都这样做,就是“良性编程、良性保存”,能够让孩子在考试期间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帮助孩子在考试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最后预祝所有的考生都考试顺利,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作者/杜鹏 中医执业医师 北京开放大学中医健康管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