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巡讲你听了吗?我省推动优秀科技教育走进中小学

2021-10-16 15:02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尹江勇

宇航员可以在太空中随意的放屁吗?宇航员从太空回来为什么要坐轮椅?这些疑问让现场的同学们捧腹大笑,许昌市科学技术馆的魏金波为孩子们描述了一个不一样的太空世界。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奋斗者号”潜入万米深海究竟承受了多少压力?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张易楠为学生们形象的解读。河南曾经有恐龙吗?科学家是如何发掘出恐龙化石的,河南自然博物馆的李新然为同学们解开恐龙化石的疑惑。

古人是如何讲卫生的?古人洗手时的礼仪是什么?郑州博物馆的李丹丹、赵桐通过“铜匜”“铜盘”等文物模型和现场学生玩起了“角色扮演”,带领学生“穿越”回到了古代,为大家形象的讲述古人的“奉匜沃盥”之礼。

河南为什么简称“豫”?早期的大象长得像猪?河南自然博物馆的刘姗姗向同学们揭开“大象中原”的神秘面纱……

10月14—15日,省科普巡讲团走进了许昌市文化街学校教育集团天宝路校区和襄城县实验学校。从宇宙空间站到深海载人潜水器,从恐龙到大象,从古人洗手礼仪到如今卫生防疫……科学家和科普宣讲员们的精彩故事在科普巡讲现场收到了热烈反响,认真听讲的同学们通过上台互动和抢答问题等方式获得了科普文创礼品,现场气氛火热,掌声阵阵。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中原学者姚文艺教授为大家做专题报告,他向学生们分享了他的成长求学经历、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以及砒砂岩对黄河泥沙的影响机理,为同学们讲了一堂生动的黄河故事,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种下科学的种子、奋进的种子。

据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省科普巡讲活动集结若干院士、中原学者,依托“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的优秀获奖选手,创新科普传播方式,通过科学家与青少年面对面、大手拉小手的形式,推进科普教育走进中小学、走进乡镇社区,推动科技科学精神、科学理念内化为广大青少年的自我追求,使科技教育成为青少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期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全省科普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与此次活动的学生表示,原来科学并没有那么深奥难懂,竟然还如此有趣,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大家十分喜欢这样的科普活动,希望今后越来越多。

许昌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普巡讲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举措,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学校的重要活动,这对于许昌市更好地做好科学普及工作,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视野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提升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科普巡讲活动,省科技厅向许昌市文化街学校教育集团天宝路校区和襄城县实验学校分别捐赠了价值4万元的科普图书和科普器材。近年来,省科技厅持续加大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开展小小科学家创新操作室、科普巡讲活动、科普讲解大赛大赛等丰富的科普活动,拓宽同学们的科学视野,让科学的种子播种在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心田,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真正讲科学、时时学科学、常常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热点推荐